河套硬四盤是河套地區(qū)的傳統(tǒng)大菜,流傳至今百余年。這并不是一道菜,而是由外酥里嫩的“酥雞”、鮮美糯嫩的“丸子”、肥而不膩的“扒條肉”和鮮美可口的“清蒸羊”四道菜組成的特色菜品。原料經(jīng)過水煮、油炸、燜蒸制作而成,成菜色澤紅亮,鮮香醇美,口味大眾化,一直流傳著“有宴必有‘硬四盤’”的說法。
酥雞
常言道“無雞不成宴”,在過去酥雞只在過年才能吃到。自由生長的巴盟紅公雞,基因里帶著與眾不同的味道。經(jīng)過入味、掛糊、油炸等步驟,酥雞金黃誘人,外酥里嫩、香氣撲鼻,咬上一口唇齒留香。對河套人來說,這樣的做法才是最地道的河套味道。
丸子
小巧的丸子道出了河套人豪邁中的精致。丸子的選肉比例嚴格遵守“瘦七肥三”的標準,將拌好的肉餡純手工擠成小丸子下油鍋炸,見丸子炸熟呈金黃色撈出。色澤金黃、鮮美糯嫩,真可謂色、香、味俱全。對河套人來說,這份精致是好日子里的愜意味道。
扒肉條
將帶皮五花肉放入清水鍋內(nèi)煮至八成熟時撈出,豬皮朝下放入九成熱的油中,炸至紅黃色撈出,再次晾涼。把燒好的豬肉切成1厘米厚、10厘米長的肉條,皮朝下碼在碗內(nèi),放入調(diào)料,再將肉條扣入湯盤內(nèi),原湯加味精、濕淀粉勾芡,澆在肉條上即成。此菜色澤紅亮,肉質(zhì)軟爛,油盡綿香,肥而不膩。
清蒸羊肉
原料為羊肉,經(jīng)煮、切、加調(diào)料蒸后,將原湯調(diào)好味后澆在清蒸羊肉條上,撒上香菜即成。同紅扒肉條一樣,切成條的羊肉是放入碗內(nèi)蒸的。其特點是肉質(zhì)鮮嫩、軟爛而清香,湯汁清亮。
河套硬四盤吃起來暢口、地道,也象征著河套人憨厚、純樸的性格。如今,河套硬四盤不僅承載著河套人的美好記憶,也乘著現(xiàn)代物流快遞的東風,香飄天南海北,成為人人共享的中國傳統(tǒng)美食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
是否“確認”跳轉(zhuǎn)到登錄頁?